為減緩結焦的形成速度,延長導熱油的使用使命,應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選擇適宜牌號的導熱油,監測其理化指標變化趨勢
導熱油根據很高使用溫度劃分牌號,其中礦物型導熱油主要有L-QB280、L-QB300和L-QC320三個牌號,其很高使用溫度分別為280℃、300℃和320℃。
應根據加熱系統的很高加熱溫度選擇適宜牌號、質量符合SH/T 0677-1999 “熱傳導液”標準的導熱油。目前,一些市售導熱油推薦的很高使用溫度與實際測定結果出入較大,給用戶以誤導,事故時有發生,應當引起廣大用戶的注意!
應選用由優良熱穩定性的精制基礎油和高溫抗氧劑和抗垢添加劑調配的導熱油。其中高溫抗氧劑可有效延緩導熱油運行過程中的氧化變稠;高溫抗垢劑可將爐管和管路中的結焦溶解,使其分散在導熱油中,后通過系統的旁路過濾器將其過濾,保持爐管和管路的清潔。
導熱油每使用三個月或半年后,應對其粘度、閃點、酸值和殘炭四項指標進行跟蹤分析,當其中有兩項指標超過規定限值(殘炭不大于1.5%、酸值不大于0.5mgKOH/g、閃點變化率不大于20%、粘度變化率不大于15%)時,應考慮添加部分新油或全部換油。
2、加熱系統合理的設計及安裝
導熱油加熱系統的設計及安裝應嚴格執行有關部門制定的熱油爐設計規程,以保證加熱系統的運行。
3、規范加熱系統的日常操作
導熱油加熱系統的日常操作應嚴格執行有關部門制定的有機熱載體爐技術監察規程,隨時監測加熱系統中導熱油的溫度和流速等參數的變化趨勢。
在實際使用中,加熱爐出口處的平均溫度應較導熱油的很高使用溫度至少低20℃。
開式系統的膨脹槽中導熱油的溫度應低于60℃, 很高溫度不要超過180℃。
導熱油在熱油爐中流速不應低于2.5米/秒,以增加導熱油湍動程度,減少傳熱邊界層中滯流底層厚度和對流傳熱熱阻,提高對流傳熱系數,達到強化流體傳熱的目的。
4、加熱系統的清洗
熱氧化和熱聚合產物首先形成聚合的高碳粘稠物,附著于管壁,這類物質可通過化學清洗去除。
高碳粘稠物進一步形成不完全石墨化沉積物,化學清洗只對尚未碳化的部分有效。
完全形成石墨化焦炭。對這類物質化學清洗已不解決問題,國外多采用機械清洗。
在使用中應經常檢查,在形成的高碳粘稠物尚未碳化時,用戶可購買化學清洗劑進行清洗。
五、結論
1、導熱油在傳熱過程中產生的結焦來源于熱氧化反應和熱聚合反應的反應產物。
2、導熱油的結焦會造成加熱系統傳熱系數下降、排煙溫度升高、燃料消耗增大的問題,嚴重時導致加熱爐著火、爆炸和操作者人身傷害等事故的發生。
3、為減緩結焦的形成速度,應選擇由優良熱穩定性的精制基礎油和高溫抗氧和抗垢添加劑調配的導熱油。對于用戶來說,應選擇很高使用溫度經權威部門檢測而確定的產品。
4、合理設計及安裝加熱系統、使用過程中應規范加熱系統的日常操作,定期對運行中導熱油的粘度、閃點、酸值和殘炭等項指標進行檢測,觀察其變化趨勢。
5、可采用化學清洗劑清洗加熱系統中尚未碳化的結焦。